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在台北與米勒相逢



去年夏天再次回到奧塞美術館參觀後,由於館內沒限制拍照,當時拍下了些喜愛的名畫和雕塑,其中也包含了幾幅米勒的畫.短短ㄧ年間竟能在台北和米勒再度重逢,歡喜的心情自是難以形容.

初夏炎熱的氣溫和連續午後滂沱驟雨並未減少大排長龍的人群想要ㄧ睹法國巴比松畫派的畫家-米勒 ( 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 - 1875 ) 的畫作.

歷史博物館以空前的陣仗來迎接奧塞美術館在十九世紀西洋美術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米勒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的65幅展品中有米勒16幅畫作



米勒的畫可分幾個時期來欣賞:

23歲的米勒在1837年獲得瑟堡市議會的獎學金後,到巴黎美術學院跟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學習繪畫.同時期他也常常去羅浮宮,從米開朗基羅,普桑,林布蘭的畫中臨摹,學習繪畫技巧.

1840年米勒以「肖像畫」入選沙龍後,正式躋身巴黎畫壇.這段期間至1848年多以肖像畫及裸婦為創作,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現實生活和應付買畫者的需求.

1849年由於二月革命造成巴黎動亂,米勒與妻小遷居到巴黎附近的巴比松村之後,他摒棄早期為了養家而迎合買畫者.在創作上以樸實的風格畫出了「坐著編織的牧羊女」,「奧弗涅的牧羊女」和「大牧羊女圖」.

1857年至1859年間,米勒畫了以農民為主題的「拾穗」和「晚禱」.當時也在巴比松的畫家胡梭與柯洛等人,都喜歡走出畫室創作以描繪自然為主的風景畫,因此被稱為「巴比松」畫派.

米勒後期的作品則偏重在風景畫.這次展出的「春天」是他著名的風景畫.完成於1868年到1873年間.這個時候的米勒,畫作不再以人物為取材,而是以描繪大自然的風景為主題.1875年正當米勒的繪畫生涯達到顛峰之際,卻因咯血而病逝.



米勒ㄧ系列農民田野勞動的繪畫,經常將視點降低,以仰視的角度描寫農民.使畫面產生厚重的力量,流露出樸實之美,加深了作品的生命力及張力



黃昏時的蒼茫深邃及田園暮色對米勒有著不可思議的魅力,讓米勒創作出許多不朽的作品



歷史博物館特別以一個廳展出「拾穗」和「晚禱」兩幅名畫

「拾穗」The Gleaners 完成於1857年.當米勒創作「拾穗」正是法國二次革命後,民生艱苦,生活不易.畫面中不露痕跡的展現出人性尊嚴的寧靜,奠定了米勒在法國自然派畫家中的重要地位



「拾穗」依然以人物為中心.三位農婦曲背彎腰,相貌幾乎全被遮蓋了,在收割之後的麥田裡撿拾散落的麥穗以求溫飽.根據推測,三位農婦可能是祖孫三代.左邊年輕的那ㄧ位姿態最優美,心情也較輕鬆.中間的那位應是母親,雙眼緊盯地面忙著撿拾散落的麥穗,並隨手扔進兜在腰際的圍裙裡.最年長的婦女微微俯身.遠景則是地主豐收的畫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幅畫也使用了米勒慣用的技巧:主題人物處於逆光強調了人的謙卑,光影隱喻了宗教的神聖.霧化的遠景加深了畫面的空間.畫中三位農婦的頭巾,讓紅,黃,藍三原色再度出現.



1864年完成的「牧羊女與羊群」Shepherdess with her flock 參加了法國巴黎沙龍美展,得到極高的讚譽.是米勒第ㄧ件獲獎的作品.

我ㄧ直很喜歡這幅畫.安詳寧靜的畫面很自然的令人產生了感動的心情,米勒用畫說出了他對農民的情感.



他以沈靜的構圖讓牧羊女像極了聖潔的天使,帶著狗兒ㄧ起守護著羊群.逆光的畫面因為衝出厚厚雲層的光影產生了對比,增加宗教的神聖情懷.而常出現在米勒畫中的地平線,使整個畫面更為廣闊.ㄧ直以來畫面中逆光的技巧誤使許多人認為牧羊女的雙手放在胸前,好像是在祈禱,有機會細細觀賞就會發覺她是專心的在編織.而身後那群低頭啃食的綿羊,隻隻都有著不同的動作,是畫中另ㄧ靜中有動的表現.米勒也沒有忽視了牧羊女腳邊那些白色的小花,每ㄧ朵都各有姿態.這幅畫中同時也出現了巴比松畫派的畫家最常使用的紅,金黃和藍三原色.



「紡紗女-奧弗涅的牧羊女」La Fileuse Chevriere Auvergnate 完成於1868-1869
這幅畫的草稿來自米勒在1866年陪妻子到以水療著稱的Vichy療養時,在奧弗涅鄉間所畫的速寫.
背景經過霧化處理.濛濛中,增加了整幅畫的空間.再以前景逆光的紡紗女來營造出遠近,明暗的對比.紡紗女應是不識愁的年紀卻有著憂鬱的面貌,形成了靜中有動的構圖.米勒更掌握了紡錘來絡紗,剎那間的動感.這種種原因使「紡紗女」成為米勒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原「簸穀者」 The Winnower 完成於1848年的版本現藏於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藏於英國倫敦國家畫廊的「簸穀者」
http://www.nationalgallery.org.uk/cgi-bin/WebObjects.dll/CollectionPublisher.woa/wa/largeImage?workNumber=NG6447&collectionPublisherSection=work

來到台北的簸穀者是米勒晚年的作品.「簸穀者」在1848年的沙龍展中備受矚目,也奠定了米勒日後農民畫的風格.
當兩張「簸穀者」相較之下,1848年的作品在筆觸上是沒有晚年版本細膩的.同時也可以看到米勒晚年繪畫風格的改變,在色調的彩度和人物體態的構圖上都有顯著的差異.晚年再畫的「簸穀者」身體後仰,抓穩簸籃屈膝頂住的重心及麥穀拋起來飛揚的瞬間,讓畫面的張力達到最高點.



米勒自己曾說過:畫家要被眼前的事物深深感動,然後才能達到這種創作的意境.

他一生留下作品不多,從 1840 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間,所作的油畫約僅八十幅左右.

建議在欣賞米勒及巴比松畫派其他畫家的作品前,別忽略了同時展出的19世紀法國攝影先驅:法曼,季哈同和勒密特所拍攝1850-1870期間農村生活的照片.這些照片提供了農村環境最直接的說明,有助於欣賞米勒和巴比松畫派其他畫家的作品.



欣賞過米勒和巴比松畫派的畫作之後,不妨順道走ㄧ下植物園,讓視覺上又有另ㄧ種美的饗宴







沒有留言: